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學習習近平同志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同志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講話”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這一重要思想,與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一脈相承,具有豐富的時代內涵,對文藝創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與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一脈相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與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一脈相承,這“脈”就是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家一貫堅持的文藝創作的“人民性”。毛澤東同志早在《新民主主義論》中就明確指出:新民主主義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這種“大眾的文化”觀點,在稍後1942年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5月2日“引言”中升華為“立場問題”,在5月23日的“結論”中列為第一個問題:我們的文藝是為什麼人的?明確提出了“為工農兵服務”的文藝方針。可以說,“為什麼人”的問題統領了毛澤東思想整個文藝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的文藝理論,在新時期全黨實現了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歷史轉折的新情勢下,及時提出不要再令文藝為“臨時的、具體的、當前的政治”服務,提出了“二為”方向,即“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並強調“人民是文藝工作者的母親”,人民離不開藝術,藝術更離不開人民。這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江澤民同志“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文化觀,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內涵之一,而“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和“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則是實現這一“以人為本”的文化觀的根本途徑。胡錦濤同志倡導以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文藝要為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能源和智力資源,他提出“一切進步的文藝創作都源於人民、為了人民、屬於人民”的論斷,也是將文藝創作源泉、服務對象、成果歸屬等都統一於“人民性”之中。
  習近平同志這次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治國方略中對文化建設特別是文藝創作的重要指示和全面闡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作導向的重要思想,突出了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一以貫之、一脈相承的“人民性”。毛澤東同志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是20世紀40年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文藝思想成果的集中體現;習近平同志此次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則是在新的歷史階段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中國化的最新的理論成果,為進一步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指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蘊含著新的豐富的時代內涵
  學習習近平同志系列講話,特別是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其治國方略中關於文化建設的理論蘊含著新的豐富的時代內涵,形成了科學的文化建設思想體系。“講話”極大地提升了文藝工作者的使命意識。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作家藝術家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文藝工作者要自覺堅守藝術理想,不斷提高學養、涵養、修養,加強思想積累、知識儲備、文化修養、藝術訓練,認真嚴肅地考慮作品的社會效果,講品位、重藝德,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職業操守、良好的社會形象、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贏得人民喜愛和歡迎。”習近平同志的講話,使廣大文藝工作者提高認識,增強使命感,深刻認識到文藝作為一種獨特的審美意識形態,在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進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併發揮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原標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i13eiuhf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